美丽的凉城不仅有“塞外天池”岱海,还有绵延千里的“璀璨明珠”长城,其中位于凉城县境内的明长城、汉长城遗址,是历经千年、保留至今的珍贵文化遗产,对于丰富内蒙古地区长城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为保护好长城风貌,延续历史文脉。近年来,凉城县检察院立足公益诉讼检察职能,通过建立检察机关跨区域协作机制、强化“府检”联动等举措积极开展长城保护公益诉讼专项行动,多次深入实地踏勘了解长城保护现状,针对受损问题制发检察建议并召开听证会为长城保护提供司法保障,“检察蓝”守护“长城绿”的履职留下了生动实践的印迹,长城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经验被《检察日报》、内蒙古新闻网等媒体刊发推广。
近日,为充分发挥公益诉讼保护文物的检察职能,巩固长城保护成效,切实增强广大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凉城县人民检察院联合凉城县文化和旅游局乌兰牧骑团队在明长城大边段双古城村开展“保护文化遗产 传承历史文脉”为主题的法治宣传活动。
初夏的微风,带着柔和的温度,检察人员、乌兰牧骑队员、文旅局工作人员及附近村民齐聚双古城村小广场,悠扬的琴声拉开了文艺汇演和法治宣传的序幕。首先,公益诉讼检察官宣读了《公益诉讼助力文物保护倡议书》,呼吁大家从我做起保护文物,切勿在文物保护范围内修建圈舍、埋坟、挖沙、取土、堆放柴草杂物等,如因个人行为造成文物损毁的,司法机关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
乌兰牧骑队员将绿色发展、生态保护、检察公益诉讼融入到歌舞中,向群众宣传公益诉讼、传播检察声音。“红色文艺轻骑兵”悠扬的琴声和绝美的舞蹈表演把活动推向了热潮,现场不时传来阵阵掌声,在浓厚的宣传氛围中,检察人员不时向村民发放文物保护宣传单、公益诉讼宣传手册,宣传资料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既有关于本地长城遗址的详细介绍,也有关于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保护方法的深入解析,在检察人员的耐心讲解下,村民的文物保护意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现场设置的有奖互动环节将宣传活动推向了高潮,在乌兰牧骑队员的主持下,村民热情高涨,积极参加文物保护知识问答,现场气氛热烈而活跃,大大增强了法治宣传效果。现场一名村民表示:“生长在长城脚下的我们,今天才真正的意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以后一定参与到长城保护中,坚决不允许任何人在长城周边乱挖土、种植以及从事各种非法作业。”
一直以来,凉城县人民检察院高度重视普法宣传,每逢重大主题宣传,检察院积极响应号召,努力将枯燥的普法宣传工作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好。
这次“公益诉讼蓝”携手“文艺轻骑红”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是落实自治区检察长李永君关于推进乌兰牧骑公益诉讼宣传队工作的生动写照。乌兰牧骑是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他们带给群众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精彩表演。检察队伍同样是传递“法治正能量”的重要力量。通过系列主题普法宣传活动,将“检察蓝”普法宣传与“乌兰牧骑红”文艺表演充分结合,奏响法治宣传“交响曲”。(文字:王燕 / 图片:王志达、田新民、活力凉城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