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人民检察院 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首 页   |   检察要闻   |   本院动态   |   通知通告   |   检察风采   |   检察文化
  
本院概况 领导介绍
机构职能 检务索引
案件信息公开
网上举报
网上申诉
检察长信箱
律师预约平台
法律咨询
代表委员联络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服务>>公益诉讼专栏
内蒙古法制报:发挥公益诉讼职能 打击制假售假犯罪
时间:2024-11-25  作者:  新闻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门户网站  【字号: | |



1016日《内蒙古法制报》第9



日前,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检察院办理了一起制售假牛肉干案件,师某某、白某某等4人将鸭肉干二次包装后冒充牛肉干,在网络平台开设多家网店销售,销售金额高达人民币100多万元。

该院刑事检察部门在履行审查起诉职责中发现,师某某、白某某等4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可能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根据最高检《人民检察院内部移送法律监督线索工作规定》,第一时间将该案件线索移交公益诉讼检察部门。随后,两部门联合成立办案组,在办理刑事案件时,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也同步立案调查。公益诉讼部门重点围绕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获利情况、涉案食品流入消费市场情况、非法生产销售链条、是否违法加入添加剂等公益损害事实展开调查。经调查,师某某、白某某等4人在生产、销售产品过程中以假充真的行为,触犯了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应当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追究其刑事责任;作为食品经营者,本负有确保食品安全的义务,但以假充真,其行为侵害了众多不特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在承担刑事责任的同时,依法也应承担相应的民事侵权责任。近日,集宁区检察院向集宁区法院提起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综合考虑违法行为人的过错程度、持续时间、获利情况和财产状况等因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分别对生产者和销售者主张不同范围产品价款三倍的惩罚性赔偿金,并公开赔礼道歉。加大违法者的违法成本,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切实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为了实现“抓前端、治未病”的监督效果,集宁区检察院针对网络食品销售安全监管存在的漏洞,同步开展了行政公益诉讼法律监督,向相关行政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监管职责,规范辖区内食品生产、销售行为,从源头保障食品质量,切实维护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最高人民检察院  检察日报  正义网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

版权所有: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人民检察院

 地址: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岱海镇青林街 

邮编:013750 联系电话:0474-4201391

技术支持: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